分卷阅读113

了战口锐减,所以许多屋子无居住。
  而今苻坚才刚刚建立前秦没多久,本虽然已经渐渐恢复安宁,但子自然是无唐盛世相比的。所以百姓们多衣着灰扑扑的葛,袁宵这鲜亮丽,款式也截然不同的衣物,也就分惹注目了。
  也亏得魏晋就是个名士的年,其很多都会在衣饰方面改进,帜。虽然那多半是在南朝,但北方也受风气影响,才不显得袁宵特别突兀。
  这些,苏蕙自然都看在
  但她的子不会多话,因此看过也就算了,朝袁宵微微颔,“既然姑娘能读诗句,便是有缘之,请进来奉杯酒吧。”
  “多谢。”袁宵进了门,忍不住观察了周围的环境,却见这屋子也并无半点富丽之意,但置得分有心,透着雅致之趣。
  她忍不住想起了初时背过的课文,“苔痕阶绿,草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竹之耳,无案牍之劳形。”
  “姑娘谬赞了,寒舍鄙陋,担不起这般盛赞。不过这段话虽然文体似有些怪异,不似骈赋丽,却可算是字字珠玑,倒是句句都说到我心坎。”苏蕙忍不住道。
  袁宵惊,这才意识到自己时不查,把心想的来了。
  这就是早读课背书背多了的后遗症,不从,总想不起后面的背就声,根本控制不了。
  “我也是在别见过这《陋室铭》,而今见了这屋子,倒觉得分贴切。”袁宵道。
  苏蕙亮,连忙追问,“却不知这是何所作,姑娘是在何看见?”
  不愧是家,听到好词好句,立刻要问是谁作的,估计还想见见作者,与对方切磋。可惜她和刘禹的时差得有点远,应该是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她正想找个借口糊过去,但转念想,自己是来带苏蕙离开的,等她去了现,这些早晚都能知道,何不直接说明?
  说不定还有助于尽快说服她跟着自己走。
  因此,她便收回了自己原本要说的话,微笑着道,“这话说来,苏娘子或许很难相信,但这篇文章的作者乃是百年之后,名叫刘禹。至于我为什么能得见,那是因为我来自百多年之后的来。”
  她原以为苏蕙会对自己的话提质疑,认为自己是疯魔了等等。
  然而苏蕙盯着她看了半后说口的话却是,“那是百多年之后的写的?既有这样的珠华章,想来还有别的?”
  满脸期待向往之意。
  袁宵忽然意识到,要把这么拐回现去,实在是太易了。虽然千年灿烂的文化历史,在传承之散佚失传的不知凡几,但是留来的,就已经们倾其习了解,还尽了。
  对苏蕙这种来说,哪还有比现更好的方?
  在她这,往前值得追溯的,也不过只有屈
  原宋,汉朝骈赋,以及些古体诗、新乐府罢了。但是往后百年,文展臻至成,先后现了南北朝的体诗,唐诗宋词曲明清,灿烂华,无言表。
  “那当然!”她在苏蕙的注视肯定,“是唐诗宋词,就辈子都读不完了。哦,唐就是我说的那位刘禹的时。他不但文章写得好,诗歌也极佳,称‘诗豪’。”
  “他作过什么诗?”苏蕙并不是袁宵说什么就信什么,立刻追问。
  袁宵微微顿,忽然卡壳。她当然背锅刘禹很多诗,但那句话怎么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少,诗到背时想不起。
  幸好她毕竟久经语文课本考验,总算慢慢想起书过的,“有了。凄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万木……”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万木。果然极好。”苏蕙几乎是立刻被带入了诗,问道,“这位诗想必仕途不顺,但却能强健神,令钦佩。我观句,似乎是应答之作?”
  “是这样没错。”袁宵都想给她竖个了,“刘禹因卷入朝堂斗争而被贬在外年,其后被召还京,回城时路过扬州,在这遇到了另,同样被贬谪的居易。筵居易写了诗赠他,其有‘亦知被才名折,年折太多’句。”
  见苏蕙满脸想往,袁宵琢磨着都已经说到了刘禹,当然是要再多说点,好勾得她思夜寐,非得跟着自己去现见识番才可。
  于是她又说,“刘禹还写过两关于玄都观的诗,颇为有趣,我说给苏娘子听。”
  在《再游玄都观并引》前面,刘禹自己记了写这两诗的始末。
  贞年,他次被贬京时,玄都观还没有桃
  年后,年,他短暂被召回京,那时玄都观已经种满桃,而且成为京的好去。所以他写了“玄都观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旋即他就再次被贬京,在外过了年。
  等到年他再次回京,玄都观已经“然无复树”,于是他又写了“种桃道士归何?前度刘郎今又来!”句。
  他“诗豪”的称呼,就是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