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在账本
,明明
、清清楚楚,数字
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分都不少。并且,他们还会时不时面带微笑
说:“恭喜你们啊,这个月赚得不少,数字又增长了!”
——数字又增长了!
没错,他们看到的仅仅是数字。
当然,乐队的家也不是傻子,长时间拿不到报酬的
,谁也没
接受。
可唱片司也有着
套非常
练的应对
子。
从这方面来说,他们对知名乐队成员的待遇也不算太差。
因为旦签约后,他们会给乐队的所有成员们
基础
费,为他们
烟、
酒,甚至拉皮条,每
都哄着、捧着他们,像对神明
样
对他们。
在这个时期,那些知名乐队成员们但凡找他们要什么,他们都会给。
所以,每当缺了什么,只要打个电话过去:“喂,我是XX乐队的XX,我想要
辆XX牌的车开着玩,你能给我来
辆吗?”
迟不超过
个晚
!
,乐队成员绝对能在家门口
现他们所要的那辆车了。
送货门,
齐全。
切不能更贴心。
可问题在于……
想要现金?没门!永远都没门!
不过,他们不会说得这么直接,而是会找种种理由来敷衍。
什么唱片的销售统计还没,要到年底才能结账;什么
司资金周转,没
批量提现;什么为了避免
次
缴纳税金过重……
总之句话:你要什么我先
你
,钱必须在账
存着。
很多没什么城府的音乐会被这种
作糊弄得晕
转向,又被表面的
鲜亮丽所
惑。
他们会觉得:“这样也挺好的,想要什么,开口就有
送过来,完全没必要自己拿钱去
,省了不少事。”
于是,唱片司悄悄
掉了他们的钱。
旦乐队开始走
坡路,名气
不如前的时候,再想要什么有什么就变难了。
“喂,我是XX乐队的XX,我想要辆XX牌的车开着玩,你能给我来
辆吗?”
“现在没有,过些吧,过些
吧。”
然后,过些变成了过些月、过半年……
这时候,乐队往往幡然醒悟,意识到‘钱还是拿在自己手有用’。
于是,他们重新找司,想要结算之前的收益。
但太晚了。
财务部门依然会笑呵呵拿
账本,以及
堆报账单,认真给他们计算
番收益和支
,
笔笔的账目还是清清楚楚、明明
。
只是算到后……
乐队所有都会愕然
现,这么多年,
司非但早就不欠他们的钱了,反过来,他们可能还倒欠了
司
笔钱!
司这时候往往会宽宏
量
表示:看在以往
事的份
,欠的钱就不追究了!
乐队成员们全都陷入古怪的沉默之……
钱都在哪
了?
对于绝多数不擅经济的音乐
来说,这将会演变成为
个世界
的重
难题。
如果说述乐队虽然倒霉,可好歹在红火的时候,还享受过‘有求必应,众星捧月’的
好
,那Hello乐队就属于更惨的
个级别——钱被
,
都没享受过。
这个
实在太老实也太好欺负了!
他们虽然会奇装异服、型古怪,他们虽然唱着又重又有力又特别闹腾和吵杂的重金属
滚,他们虽然在舞
可以
种种夸张
作去取悦乃至引爆全场观众……
但在现实。
他们是连被神经病老太太着鼻子,拽着长卷
,破口
骂‘不是正经
’,都只能尴尬笑笑,努力把
拽回来,却从不反驳的老实
。
唱片司用以前对付其它音乐
的
子来对付他们。
可由于那次巡演的经历,他们根本不敢要
,整整两年
,这
个
除了领取基本
费外,居然什么都没要过。
可没要过也没用。
有些不
定是真的,摆
堆
据
来,不是你
的,也是你
的。
张唱片之后,乐队很快再次归于沉寂。
有律师想他们打官司,但
个
却连律师费都付不起。
而且,他们是那种被稍微绕几句就彻底懵圈的本分
。
唱片司
搅蛮缠
说‘这就是你们喝的酒,两年前,你们喝了
瓶酒,这酒巨贵,账单没错’。
聪明往往会不管
,坚决不承认‘我没喝过,你们
说,你们瞎编滥造’。
而老实会傻乎乎
回想‘我们喝过吗’?然后,努力寻找两年前没喝过的
据。
那肯定是找不到的。
等再被说
几句后,他们就好像隐约觉得‘莫非我真喝过’?
问题的关键是在于他们到底喝没喝过酒吗?
问题的关键明明在于唱片司不付
权费啊!
可这个老实
的傻子就是想不清楚,完全被带歪了思路。
在接来的剧
,他们甚至反复提到那瓶薛定谔的酒,口
禅也变成了:‘我真不记得喝没喝过那瓶酒了。’
吃午饭的时候——我真不记得喝没喝过那瓶酒了,如果喝过,我到底为什么要喝比顿午饭还要贵的酒?
工作的时候——我真不记得喝没喝过那瓶酒了,如果喝过,我到底为什么要喝比我个月工资还要贵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