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106节

吾亦可往,从此以后,攻守之势易形了!

    ……当然,政治表态也是分的。这句话要是由武皇帝说,那就是慷慨激昂、壮怀激烈,世之圣明;而如今由飞玄真君来表态嘛……那家感之余,恐怕心总得多点疑虑,怀疑这老登又是在阳怪气,趁机在谋算什么。

    事实也明,家的预料并没有差错。在讨论抗倭历史问题的御前会议持朝会的皇帝就忽然打断了议论,声询问全程保持静默的刑部尚书赵巨卿:

    “先前欧阳进等斥穆世子,说他组织船队海讨伐瀛,是‘擅兴边衅’、‘重违祖训’,赵卿怎么看?”

    赵巨卿浑身颤,只觉冷汗涔涔而,顷刻间透了衣襟。虽然同为倒穆派的老,但赵思危思,及时抽身;既没有在几份要命的劾文签字,也没有参加苑门前伏的惊之举。因为防火墙设置得够巧妙牢靠,所以居然躲开了之后衣卫肆无忌惮的搜捕,至今还能立身朝堂,力保平安——以往□□的记录来看,这就已经算是不粘锅的极致,官僚的太极手了。

    但现在,就算是这绝的太极手段,也实在是扛不住扑面而来的巨了!

    他心如擂鼓,只能勉力回答:

    “这样的悖逆之语,臣自然不屑之至。”

    欧阳进及宗正令已经被关进诏狱个月之久了,实在不需要多个狱友。

    “不屑之至。”皇帝道:“但朕听说,在欧阳进犯事之前,赵卿似乎常常与他往来呢。”

    赵巨卿立刻跪了:“臣确曾与欧阳氏盘桓,但彼时愚钝浅薄,不能识此狂悖佞。臣惶恐不胜,唯请陛罪而已!”

    “哪就至于罪?”皇帝笑了声来,声音轻快响亮,欣然快意;只是旁边的仔细听来,心却是骤然了寒意:“好!敢敢当,果然是英雄,是好汉!朕就喜欢英雄好汉!”

    “臣昧不敢承当——”

    “朕说你是英雄好汉,你就是英雄好汉。”皇帝直接打断了他:“你是英雄好汉,诏狱的也是英雄好汉。既然如此,就让英雄去审英雄,好汉去审好汉!——拟旨,让刑部尚书赵巨卿兼管诏狱,专程负责审理钦犯,勿得迟误!”

    惊响雷只在瞬之间,赵巨卿面,几乎要匍匐昏。但皇帝根本不给他反应的时间,直接问御座的闫阁老:

    “辅以为如何?”

    能以为如何?闫阁老只有行礼:

    “刑部尚书料理诏狱,正是位得其。圣明无过陛。”

    君臣答,此事便算定谳。底臣垂,虽而各怀心思,却再不向庭战栗犹如筛糠的赵尚书看——冢枯骨,看之何益?相反,此时百百念,却有识挥之不去:

    “皇帝终于要了!”

    ·

    ,刑部尚书赵巨卿奉命接管诏狱;,前都御史欧阳进于狱,前宗正令自,礼部侍郎病,又自位刑部侍郎、病理寺卿。而至月后,更是无不病殁,无,以至于诏狱后的小门车络绎不绝,都是奔往化场的小车。

    这样频繁的戮频率,即使穆世子亦不能不为之喟叹。只能说我们飞玄真君就是这样的,得别心裁。当年皇帝,总还是明正典刑押赴刑场;而现在真君事……唉,总是有种若有似无、颇为感。

    当然,皇帝总不能随意议论。所以穆祺只是悄悄招来了张太岳,提醒他前面埋的伏笔现在终于可以回收了——譬如正式给于少保平反云云。

    “现在的重点是抗倭,所以事不必闹太。”世子叮嘱他:“你就悄悄找个言官书,请求给于平反昭雪,再加谥号即可。”

    张太岳当然很兴,但也略有忧虑:“这可行么?毕竟已经是百年前的事了。”

    “当然可行。”世子道:“抗倭的舆论已经起来了,但重点又只在抗倭吗?既然家都在仔细的回望历史,那由倭寇以降,历外敌种种残的举止,当然也逃不过现在的审视。这个时候平反昭雪,恰恰是顺应气、顺应心,绝不会稍有阻力……”

【1】【2】【3】【4】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