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缅甸之战-中

    

    李定和莽的决战,原本应该是毫无悬念的。

    明的镇南兵,都是李定的骨担任各级军官的,那些岁以的老兵,全都参加过清战争,那是来的锐。

    有先进的武器,还有爆棚的信心和往无前的士气,正面战场碾压那些诈骗犯的祖宗,还不该是分分钟的事

    但碾压归碾压,整个战事的经过和程,还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小意外。双方的战前报工作,显然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

    李定入缅甸境后,,因为袭之利,并没有遭到什么像样的抵抗,缅军力还在调度集结

    直到李定百多远,沿着怒河谷连续攻破木邦、腊戌,并且切断了缅甸北部的飞勐养宣慰司后,缅甸援军才在腊戌带组织起了重兵防御集团。

    说句题外话,木邦也好,勐养也好,其实原先都是属于明的“慰司”之,理论到嘉靖年间之前,缅甸因为分裂、吁王朝尚崛起争取统缅甸,所以那些松散的小邦土司都是认明为的。

    只是后来吁王朝逐步蚕食兼并周边小,而明自嘉靖、万历以后渐衰落,所以慰才渐渐被缅甸并。

    现在李定就算打到腊戌,也不过是收复了明原本应得之木邦,加切断了勐养宣慰司和缅甸腹通联络。

    而因为李定的进军路线要依托怒,怒在缅北的掸邦,是条从深谷密林之间冲刷切割来的航道,离开怒域太远的话,两军都没,也没补给,所以自然要打场堂堂正正的决战了。

    两军在腊戌附近结寨对峙,并且小规模厮消耗了番后,李定和莽很快就各自现了些原本没料想到的况。

    “缅军居然能有如此规模?这些年来虽然有哨探,倒是小看了缅王强征壮的力度了。而且他们怎么也有那么多红夷火?虽不如我明的武昌造,却也不小觑了。”

    李定不由如是暗忖。

    个让他意外的,就是缅甸军队的数,实在是比预想的要多太多了。

    他原本侦查到,缅王有万的直属常备军,然后还有各邦土司的方部队,外加战时可以临时拉起来的壮兵。

    而此时此刻,他正面遇到的,就至少有几万缅军了,甚至可能接近万。尤其莽并没有把固的直属军全部拉来,可能也就调了万,剩的得守卫王都。

    如此看来,各邦土司和临时拉壮兵,加起来至少占了几万了。

    侦查到这个数字时,李定还奇怪缅甸到底有多少口,结果隔离审问各种文职俘虏,后得的数字,也无非是“吁核心领土的常住口,约在百余万,其余几近百年前从明那夺去的区,全加起来有两百万口。还有其他附庸土司羁縻统治,也有约两百余万口”。

    换言之,缅甸从系到羁縻,全加起来总约在百多万,相当于同期扶桑成。而这百万,居然就拉了至少万部队,并且把其万拉到了腊戌前线。

    这是支绝对不小觑的力量,要知道李定的先锋也就两万,后续跟进的军这些加,也才万多。这等于是李定是在腊戌战场正面,就要数劣势作战。

    但明军也实在没快速投入更多了,毕竟是劳师远征,从云贵穷乡僻壤为军队提供补给。以云贵当的余粮规模和运力,要维持场长期战争,也只能用这么点兵力了,否则后勤绝对吃不住。

    ……

    李定因为缅甸的兵力和员能力而震惊的同时,莽也同样震惊于明军火器的犀利程度。

    这也怪莽毕竟僻南,此前跟明军没有冲突,近几年缅甸也比较太平。吁王朝对周边部族的征服工作,早在万历末年就完成得差不多了。

    所以缅甸近40多年,除了荷兰印度司刚来的时候跟他们冲突了,后续就没打过仗。

    和平的年久了,理位置又偏僻,消息就不太灵通。莽此前对明军战力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年前,结果乍看到李定军普遍装备的新款武昌造,居然比荷兰给他的新式火铳还犀利得多,顿时气势为之窒。

    这种杆打狼两怕的面,让双方的军事决策都变得持重了些。

    李定仗着自己的部队锐、武器犀利,挑选腊戌以南怒两岸河谷势狭窄之营,并每每依托要塞营,列堂堂之阵寻求决战。

    这样的战场环境,因为势不利于兵团展开,缅军纵然在腊戌周边有近万众,也无投入战场,注定会打成添油战术的车战,如此明军的单兵优势就能程度挥。

    莽开始见明军营垒坚固,李定居然敢离开防线野战迎击,他也就试着应战了两次。无奈缅军单兵实力太弱,被明军的滑膛兵团打得满找牙,横遍野,两场战役累计伤数万。

    现在李定选定的战场,根本就打不过明军,正面部战场实力太悬殊。莽只好临时变招,改为长期围困相持,无论李

【1】【2】【3】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