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噶尔丹之祸(新书已开,今天这本会两更万字)

臣。

    ……

    事到了这步,噶尔丹背信弃、赌咒誓如放的嘴脸也算是彻底来了。

    只不过1679年这年,明刚好是“连续南北皆旱”的年,还碰了河北区的震灾,况比前年更恶化,明仍然腾不手。

    此前小康年1678的灾害,好歹还能靠明比历史同期清朝强得多的利设施,稍微扛过去

    因为再前年雨是比较多的,明各疏浚灌既的池湖好歹有富的蓄,能保1678年的夏粮至少能收半,只是那年的秋粮,因为蓄彻底用了,没,才现了半以的减收,部分省份甚至绝收。

    幸亏明此前底子厚,百姓也有余粮,才没现成规模的饿问题。

    但是到了1679年,因为前年也旱,连着旱,那就不是利设施能救的了,北方部分省夏粮就绝收了,南方则是减产严重。反而靠着后入秋时开始雨,勉强靠补种抢种越冬作物,能有口吃的。

    而严重的还是河北,因为有震灾并和黄河被震决口的问题,震余万(历史康熙时统计震和决口直接就有多万),因为区行政体系的崩溃,没组织有效的开常平仓赈灾,饿的也有来万。

    整个河北全境加河南北部濒临黄河的区,多万,这已经是明尽力挽救的状态了,占到当口的百分之。(平行时空的康熙至少了河北百分之几的口)

    只能说产力太不达,面对连续灾确实没抵抗。明已经比清朝同期得好很多了,至少往年小灾都顺利应付过去了。

    连续的灾害,让明自顾不暇,朝廷不得不诏施恩,连续两年免除全的田赋。这对于朝廷养兵的军粮支个巨的压力。

    等于两年朝廷颗无偿的粮米都没征收,只靠陈年存粮和话税银钱来的粮食给军队、服徭役员和官吏口粮。

    后,为了减轻压力,军队也不得不减少了半的训练量,减少了巡逻。

    让军队自己屯田多种植长周期短、耗量不多的耐旱短平快蔬菜,补贴口粮需要。而朝廷的存粮,只能用来优先保官吏和徭役口的口粮了。

    军队的营养降,半粮半菜扛了两年,训练也稍稍废弛了些。

【1】【2】【3】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