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五章 时过境迁

    

    浩到京城后,跟家时间直都很少,偶尔回来基本都是吃顿饭就走。

    这次他多停留了段时间,问了问娘有关家况,而另边孙岚则陪着李姨娘挑选料,说是新年正好新衣服。

    “小浩,你当官后,外面的意还在吗?每次都往家送银子,娘其实不了多少,这边切都好,你不必挂怀。”

    虽然现在不到浩太多,但她对浩的关心却是显而易见的。

    浩道:“我直都在打理意,有的还,不信你可以问问她。近唐先病了,或许年后不长时间就要……唉!忙碌久,现在我才觉得应该多注重家庭。”

    “唐先怎么了?”

    娘对唐寅抱有极的感激之心。

    在她看来,当初要不是唐寅,浩不可能会有今的成就,那可是子的“启蒙恩师”。

    浩提醒道:“娘有时间也过去探望吧,唐先可能来年年初就要添,不过他自己必能等到那。”

    这年老病太过平常。

    娘闻言虽伤感,却也没表现多么不忍,反而是感慨:“好,为什么总不长寿呢?看他年岁,也没多啊。袁先也是,当初刚到京城就没了,说起来你在王府的恩可不少,不能忘本啊。”

    “嗯。”

    浩不太喜欢听老娘唠叨。

    娘现在年岁渐长,又没有孙子带,无所事事,有时候啰嗦起来让浩着实招架不住。

    “回你陪娘起去探望唐先,他是好。”

    朴质的评价就是唐寅是好概在,没有别的更恰当的词语。

    ……

    ……

    从家来,又是落后,虽然李姨娘已让丫鬟给浩小妻俩收拾好了间,但浩还是坚持带孙岚回府。

    “老爷当侍郎后,来访的渐渐多了起来,妾身很多时候都不能门。”

    孙岚在,简单跟浩说明了家近的遭遇,也是因为左顺门事牵连甚广,门来找浩求也多了起来。

    不过朝知道浩真正身份的仍旧很少。

    唐寅和浩这已经门庭若市,估计张璁那边更是应接不暇。

    浩道:“不用理会,现在我只不过是个礼部右侍郎,来访的见不到我的面,自会走的。”

    孙岚问道:“难道就没有缓和的余吗?从递进来的拜帖,妾身看到,有很多挨了杖责,还是每次……妾身问过娄家姐姐,她说这是朝廷事,女不该过问。”

    本来就不该问!

    这点娄素珍说得很对,但任何时候女都是有卦心的,如果这种牵扯到浩的事孙岚依然不管不问的话,反而会显得缺心

    孙岚惠质兰心,读过书的女就跟般的市井不同,孙岚其实更想知道,这对来的有什么实质的影响。

    浩道:“如果我说,这切都是我造成的,你接受吗?”

    孙岚想了想,道:“乃陛执意所为,怎可能是相造成?”

    “唉!”

    浩叹道,“其实差不多,陛想什么,臣子的就要什么,我与陛起长,经历了太多事,以如此方式助陛巩固皇位,其实并无不可。我也试图拯救,却没什么效果,这不但是君臣矛盾积蓄已久的恶果,而是理念的巨冲突,乃权力争斗,根本就没调和。”

    孙岚笑着安慰:“相不必自责,既然是朝廷纷争,很多事非力所能变。相充当见者,总好过于被承受改变。”

    “嗯。”

    浩想了,孙岚还挺有见

    他回到明,虽然改变了很多事,但些涉及时背景的事,诸如厚照溺后病逝、礼议甚至是左顺门事浩都没有强行预,哪怕他并不认同历史正轨些结果,还是不愿意改变。

    就在于如孙岚所说的那般,他有时候是想当见者,而不是味去改变,造成历史更的混

    ……

    ……

    又是妻别离的夜晚,浩离开家,直接到了思贤居。

    那边还有批奏疏等着他批阅,现在除了张左偶尔过来相助外,其余时候都是批,唐寅再也不会来了。

    年前很多总结、核销的事北的庞军费开支,还有孙离开后户部逐渐开销增……

    孙别的不行,但省钱着实是把好手,而过去两个月时间已经多次向户部伸手,从户部调拨走万两银子用以有关兴王府和皇殿宇修缮。

    杨廷和在朝时,先想到的是限制皇帝的财源,让皇帝紧子,断其邪念。

    这是杨廷和总结正德朝的得失后的选择。

    而当时全靠浩赚钱来缓解切。

    随着修铁路和造船之事的推进,浩这边能提供给皇的财富并没有得到实质的扩充,但其实也没断,还有所增加,但就算这样也满不了的胃口。

   

【1】【2】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