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104节

    

    这种因袭已久的惯例影响极深,甚至在倭海战已定之后,部分倒穆派都依旧不改初心、顽抗到底,赌的就是惯例牢不可破,朝廷不可能因为虚无缥缈的军功持续不断的钱,必定有打堂鼓的那。而在某种意,他们的猜测还真没有差错,只不过这回遇到了个小小的例外——

    简而言之,《金陵条约》实在太能挣钱了。

    】

    端坐的皇帝忽然咳嗽了声,强行压抑住了某种强烈的笑意。好歹是披着龙袍在庭广众之,即使家都俯帖耳不敢仰视,至尊也不能点的不体面来;所以他是掐了,压抑住了那种当众扭曲成蛆的冲

    彳亍吧,朕倒要看看是怎么个挣钱

    【当然,这倒不是说《金陵条约》之前,安朝廷就不想挣钱了。从现有只言片语的史料看,廷及阁是考虑过怎么从瀛捞钱的,比如说派遣太监去看管银矿、收取赔款;拼拼命搜刮,概能刮个几万两银子;如果朝廷耐心够,那按照这个数字刮去,可能刮个年,就能刮到《金陵条约》签订当年的收入。

    没错,《金陵条约》仅军费赔偿,就百万两;概是年的财政收入。

    年的财政收入——你读到这句话时有多么的震惊,那倭使节的震惊就只会增加百倍。概是数字过于离谱且荒谬,作为条约谈判表的幕府家老户氏甚至没有时间赶到愤怒与恐怖——他还以为是穆世子晕眩过甚脑子进了海,以至于昏说了话!

    百万两,这怎么可能呢?

    但事实明,恰如穆氏的说,“钱就像海绵总是有的”。瀛当然拿不来这笔钱,但金融魔术的奥妙就在于无有。所以《金陵条约》的款,就规定了这百万两由英吉利银行负责周转,由瀛方以海关及矿的税收为抵押,利息为百分之——比贷还

    如此来,安朝廷迅速拿到了沛的收入,弥补了库的亏空;英吉利银行拥有了手海关的权限,并能在利息手脚;双方都是赚特赚,典型的双赢(当然瀛可能输了那么点,但谁会在乎瀛呢?)。但是,关键的还不在这;真正要命的细节,在于该条款的附录——“为了监督赔款的拨付,方将派遣名全权臣,与英吉利银行级专员儒望协同”。

    而这位被方派遣去的全权臣是谁呢?——没错,就是当时的工部侍郎、副通政使,闫楼闫小阁老。

    】

    飞玄真君皱了皱眉,从肩舆挪了挪股。他倒是记得闫楼的名字,但此……

    【在接触英吉利银行之前,闫楼在历史并没有留什么影子。我们只知道他是当时辅闫分宜的子,聪明狡诈于计算,在贪贿和捞钱“颇有赋”,所有的记述只有野史寥寥数笔而已;但直到进入了英吉利银行,接触到了当时先进的金融理论后,们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这所谓的“颇有赋”,到底是什么级别的赋。

    这么说吧,在儒望的记载,这位级专员每都要与闫楼接触次,向他绍收取赔款的新进度;而接触越深儒望心的恐惧也越深,他几乎能明无误的感受到对方是在以怎样惊的速度在噬着银行那些积累数百年的金融经验,能敏锐的觉察到那种长鲸样的贪婪,以至于不能不在悲鸣:

    【……!所幸这位姓闫的“臣”仅仅只致力于土朝廷,无心拓展他金闪闪的伟事业;否则那些该的银行家定会将我们像木塞子样的抛弃掉,跪这位闫楼的靴子。

    每次与此见面,我都在在止不住的后悔,乃至于感受到恐怖——没错,我能从这次谈判或许巨的收益;但为了这个收益,我却不得不将银行所有的经验传授给这个危险的才,可怕的物,难以控制的·……我们都清楚,金融在本质就是鬼的问;在没有接触到金融之前,这个已经无师自通的掌握了的技巧,旦让他再收这几百年以来银行家的经验,又会养什么样的怪物呢?

    ……愿怜悯吧!

    】

    此“金闪闪的事业”,的是闫楼的另个兼职,即负责瀛宗教界领袖的选拔与册封;而在闫氏册封“皇”的过程,后可以轻松体会到儒望的那种近乎恐惧的敬畏。

    在开始接手时,闫的还不过只是收钱卖名额之类的常规作。但在接触到了银行的金融经验后,那才真是通百通,原飞升。在接手的前几年,闫楼就推陈新,推了贷款预售制度、拍卖制度,以及小额氪金制度,几乎是由打尽——针对资产不的小教派,可以用产及矿作为抵押,背年贷款换个尊位;针对声名赫赫的佛门教派,则特意包装“至尊王”、“御笔提名”的噱,竞价拍卖,价者得;即使是资产不、连付都给不起的新兴小教派,也可以在氪金试手气——只要银就可以氪连,你确定你不来回么?

    样百其手;穷尽心力,无所不包,其搜刮之细密巧,乃至于过往商亦瞠目结

【1】【2】【3】【4】【5】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